我是极影AX摄影师Joyous周游
又到年末了,马上就到2022年了,就40周岁了,很多小伙伴们也想当一名风光摄影师,对这个职业很向往,以为跟徐霞客一样游历山川大河,到了不惑年龄的我,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风光摄影师是如何盈利的?怎么样才能珍惜风光摄影师的职业生命?如何做好职业规划?今年我都拍摄了哪些作品?作品背后又有哪些故事?
风光摄影师如何盈利?
盈利点1
拍摄图片素材、视频素材,走图库路线。行业内有些人是专门是靠拍素材赚钱的。多以拍摄建筑群,城市cbd居多。自然风光类的走这条路线属于杯水车薪,所以自然风光纯靠图库赚钱的少。我不玩图库,因为我不走素材路线,素材是需要留白,给人家p东西的,我出图就是作品(成品)。拍作品的摄影师,视自己作品为孩子,要是珍惜的话想必不会卖。卖素材的那叫组装件,卖了不心疼!
盈利点2
算是盈利点1的附加价值,拍的好了,知名度高了,作品的传播度也就高了,就有人盗图了,作品维权就会有收入,这个也有一搭没一搭的,我一年维权,也就能1w左右,这算是额外收入吧。一定要拍raw,在法庭上raw是你作为创作者的重要证据。
盈利点3
自然风光摄影师、旅行摄影师很主要的经济来源就是摄影带团,带着一些团员户外采风,一是跟团的是想去这位带团老师拍出代表作的机位创作,二是可以跟带团老师现场学习拍照,也是一种线下教育方式。
盈利点4
线上、线下教育,其实目前线上线下教育过了收费的高峰红利期,但是2016~2018付费教育还是很赚钱的,当年我也是签约了蜂鸟的摄影讲师。知乎的付费教育,大家还记得吧?一个付费视频赚个10w,当时大有人在,因为当时视频还没普及到目前这个状况。当年线下教育更是赚钱。现在已经很内卷了,感谢B站,让摄影教育、摄影知识分享免费化。当然了,虽然现在网络很发达,但很多人还是由于信息不对等,在摄影教育上赚到钱。
赢利点5
品牌签约,品牌合作。就是和摄影圈内的一些器材厂商的一些签约代言费用,还有一些样片拍摄的业务,或者器材的推广文章、视频这些。(本人也是B+W滤镜的签约摄影师)
盈利点6
商业拍摄,指的商业广告的拍摄宣传片拍摄。这是目前风光摄影师最最最主要的变现方式!但是它对咖位,和自媒体粉丝量的要求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想出名,想出圈的原因。因为摄影里真正的大钱在圈外。比如钱最多的就是汽车类的商业广告,其次是手机类的商业广告。
盈利点7
自媒体运营,尤其是大众媒体。(图虫、500px、lofter、poco这些摄影社交平台其实是发片给业内人看),更重要的是b站、知乎、小红书、微博、抖音、快手这些大众媒体平台,这也是摄影师出圈,接活的重要渠道。在这个流量为王的年代,甲方更看重摄影师本身的流量价值。(对一些拍的好,不会运营,不会产出媒体内容的摄影师还是挺不友好的)。我很多器材的活也是在知乎上接到的。(转载一些广告也有不少的费用,都是为了生活,可以理解。)
盈利点8
供稿《中国国家地理》、《国家地理》(黄框)等知名纸媒、和旗下网媒,收入微乎其微,一张《中国国家地理》封面稿费1500,文章的撰写稿费稍微贵些,6k,而且也不可能月月都有你的稿子,这个也是有一档没一档的事,可以忽略不计!博士、硕士发表在核心期刊,SCI,EI的学术论文杂志社还得管你要点版面费,咱们摄影能赚点钱,已经很不错了(知足吧)。当然有些拍的功力还不够的,为了能上杂志,估计也是花过钱的,某些杂志也是拿捏了摄影爱好者的这个虚荣心理来赚钱。(这只能给外行显摆显摆,还是别花冤枉钱了)
以为拍的好,自媒体做得好,就可以成为收入顶级的风光摄影师?之前说的最最最重要的盈利点6,商业拍摄,凭的是啥? 人脉!
很多傻钱多的俏活都是靠人脉接的!商业摄影只是拍甲方喜欢的片子而已!为自己拍片和为别人拍片,你怎么选?
如果选择为自己拍片,立足于作品本身的朋友们可以继续往下阅读下去,或许我的经历会对大家有所帮助。
风光摄影师如何珍惜(延长)自己的职业生命?
即使再有风光摄影天赋,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过度消费自己的天赋也会使得职业生命非常短暂。比如足球运动员罗纳尔迪尼奥,本来他应该给我们奉上更多精彩的进球,创造历史,结果因为不自律而导致过早的退出大众的视线。
规划长期拍摄课题
给自己规划一些长期的拍摄项目,这也就是我所说的“为自己拍的片子”。比如我刚开始接触摄影的时候连续4年都在专注大连海景的拍摄,于是就有了发表在《美国国家地理》的《四年磨一剑,不计成本拍摄大连绝美海景》,也有了2020年一月发表在《中国国家地理》封面。这种深耕的拍摄选题很重要,他一定是稀有的,没被发表的一组照片,让人从这个地方自然想到你的照片,成为你个人的一个标签。
顺便说一下,这也是2021年的一个大事,就是封面上这个机位坍塌了,实在是太可惜了,这是陪伴我这么多年,每年都会去拍一拍的一个地方,融入了很多个人的情感,非常的惋惜。
这些年我拍过的桌子腿2014~2021
这些年我深耕的主题有《大连海岸线》、《巴塔哥尼亚》,这两个课题都被《美国国家地理》、《中国国家地理》。《年宝玉则》、《林海雪原》是我近些年一直持续深耕的主题。
深度挖掘身边的风景
风光摄影有一定的地域性,所谓强龙不压地头蛇,拍的再好,也很难拍过当地的摄影师,毕竟地景是这个地景,本地摄影师什么极端天气都能遇到。所以作为风光摄影师应该深挖自己周边地区的题材和风景。我最开始接触风光也是深耕辽宁大连本地的海景风光,今年又开拓了新的题材的拍摄,辽宁本溪地区的仙气飘飘,绿野仙踪题材。
做好假期规划
很多人有疑问,既然选择风光摄影作为业余爱好,我是怎么有那么多时间拍片的?除了有之前说的长期的课题规划,不盲目拍摄,高效创作,合理利用假期也是一门学问。如果你有十天年假,连着周末就可以请出16天的假期出去创作。如果你有五天年假就可以请出9天的时间出去创作。如果连上十一、五一、中秋长假请个20多天假期,到一个地方深度创作,时间是相当充裕的。结合我之前提到的强龙不压地头蛇,在本地深度创作,平时在家里好好表现(多做家务),周末是不是又可以到周边去创作了。这样算下来一年有效的创造时间绝对比职业风光摄影师多,而且能兼顾家庭、工作、和自己的摄影爱好。
与时俱进的学习
这几年大家很容易感觉到,摄影的市场的需求逐渐在发生转变,逐渐往视频领域转变。无论是摄影器材还有拍摄技术都要与时俱进的学习,跟上时代步伐才能尽量延长风光摄影师的职业生命。需求变了,相应的的自己也要做出转变。我也是2019年慢慢的学习视频,跟上时代步伐,于是也就有了2020年微博摄影大赛年度影像奖作品《神域》。
兼顾自媒体的运营
自媒体的运营是我之前忽视了的一个地方,也吃了不少亏,现在对摄影师要求挺高,不但要拍的好,还要有自己的自媒体平台和影响力。这也是风光摄影师让甲方知道和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但是有些摄影师还是本末倒置了,作品不过硬,先把自媒体平台的数据买起来了。但这也确实迎合了部分公关公司的需求——数据为王!潮水退去之后,就知道谁在裸泳,2021年张译获得金鸡奖最佳男主角,相信硬实力为王也会迎来它的春天。
创作为主,商配为辅
第一个问题“风光摄影师是如何盈利的?”已经讲过,商业拍摄是变现的最主要来源,但是这是摄影师为甲方服务,很难兼顾自己的拍摄题材和创作课题。还有一种赚的没那么多,但可以兼顾自己创作的商业模式就是商配。也就是说自己有创作的课题和拍摄地,看那些厂家感兴趣,想把自己的产品推广带上,当然厂家也是看数据的,这也就需要摄影师有一个自己过硬的自媒体平台。我走的就是这种模式,毕竟摄影师想拍自己的东西,也需要出行的费用,还有这些年逐渐转视频,设备更新换代的成本,这些都是需要钱来支撑。
兼职或者做好转型规划
对于想拍好片子并且想尽量延长职业生命的的同学们,我不建议全职做风光摄影师或者全职风光摄影师在40-45岁做好规划职业转型。自然风光摄影师,尤其是我这种偏于户外探索的风光摄影师其实是青春饭,类似于运动员或程序员,是有一定的职业寿命的,如何在职业生涯拍出更多的作品,是一个很严峻的问题,今年已经40岁,已经不再年轻,想把我的一些经历和经验分享给想拍好片子的朋友们。
因为全职摄影师大部分时间都在接商单,而且每年5-10月的创作黄金期基本都给了甲方。而且职业风光的寿命也比较短,基本45岁也该面临退役了,不是说创作水平跟不上了,而是随着年龄增加,体力的下降,探索能力也会随之下降。说白了,这个行业是青春饭、体力活。
风光摄影师结婚生子之后,还要分担一部分精力和时间在家庭上,就算自己喜欢漂泊无定的生活,媳妇也愿意跟你浪迹天涯,有了孩子之后,孩子的上学和教育也要找个安定的地方读书(可能我还是传统观念吧)。所以大部分风光摄影师就算晚婚35岁之后怎么也差不多结婚了,回归生活了。在定居地有个比较稳定的工作是个不错的长期选择。加上风光摄影师属于自由工作者,60岁之后的经济来源基本就相当不稳定了。所以把风光当作兼职来做,以商养摄影,或者已经是职业风光,可以转幕后或者做旅行风光延长职业生命。可以参考运动员到了年龄可以转教练,程序员到了年龄可以转管理岗。
这也是我目前探索的一条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创作,可以延长草根风光摄影师职业生命的路线,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于想入行的有所帮助。接下来看看作为兼职户外风光摄影师,2021年的作品输出。
2021年我都拍了哪些作品?
作为一名水利行业的工作者,已经连续第三年拍摄《三江源》地区的风光了,今年对这个地区做了开荒式的探索,有很多鲜为人知的机位。当然也有去年已经探索到,但没拍成的地方。比如去年在上日干错垭口上,饿了72小时,就为了等待最美的日出火烧云。当时我用planit发现,这个地方还能拍摄完美的春季银河拱桥。于是2021年5月我再次来到这里,在大雪中等待两天,第二天的凌晨0点雪过天晴,终于拍到了完美的银河拱桥,这也是今年我自己最喜欢的作品。也成为长白山西坡《云顶天宫》之后,我最满意的银河拱桥作品。
2016年拍摄长白山西坡《云顶天宫》
2021年相机拍摄的三江源——年宝玉则 作品集
2021年新开辟的《绿野仙踪——仙气飘飘》系列作品
2021年 相机、无人机拍摄的没有成系列的作品集
2021年除了用相机拍摄了这些作品以外,使用手机也创作了不少的风光作品,其实这些手机作品也就是我之前说的“商配”给甲方干活的产物。
2021年 vivo x60pro+拍摄的作品
2021年 iqoo 8pro 大雪节气手机创作的作品
由于今年用手机创作的作品数量比较多,于是就参加了微博摄影大赛手机组的比赛,意想不到的是这张《巴塔哥尼亚秋色》获得了年度大奖。继2020年《神域》获得微博摄影大赛视频组的年度最佳影像奖,2018年《枯荣》获得微博摄影大赛照片组的年度大奖之后成功获得了三个组别的大奖。
2021年微博摄影大赛“不凡瞬间”年度影像大奖作品(手机组)
2021年除了在相机、手机拍摄的作品外,本来还有一部像去年《神域》一样的视频作品发表的。但是由于剪辑的时候差了几个镜头素材,当时由于大连疫情的原因,防疫管控很严格,出不去,也不想随便找几个镜头素材拼凑,就只好延缓到2022年发布了。或许这是2022年的一点点小遗憾,但希望明年发布的时候,朋友们多多转发支持。
以上,能否全职的搞摄影,并不是每年没有足够时间搞创作,没有足够的作品输出的借口。希望热爱风光的朋友们做好自己的拍摄计划和规划,每年都能创作出满意的作品。
对了,还有个重要的事文末要说一下,每年都祝大家“身体健康”“家庭和睦”,这才是我们已婚人士拍好风光的根本,身体健康是革命的本钱,自然不用多说,家庭合睦是稳固的后方,你媳妇不同意你周末出去浪,让你带娃,你也啥也拍不了。最后教大家一招,好好练练厨艺,平时好好表现,保准你周末能出去浪。
这文章把秘诀都说了,不关注下我么?
我是热爱自然,更热爱生活的摄影师周游
B站、知乎、微博:Joyous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