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极影AX摄影师Joyous周游
引言
想拍好风光摄影肯定离不开风光滤镜,尤其海景摄影对于风光滤镜的依赖更加的大,但是好的风光镜头基本都是灯泡镜头(球面镜头),对于滤镜的尺寸要求非常大,3年前,为了寻求尼康14-24 150mm滤镜解决方案,曾经败了2W块钱各种尝试,于是有了3年前的那篇《来图虫一年,我的滤镜进化流水账》的文章,https://joyou.tuchong.com/t/12483005/ 。
我喜欢的镜头全部是大灯泡镜头
然而镜头厂商从来都没有停止对于广角领域的进步,佳能2015年祭出了风光摄影大杀器 11-24 F4这枚镜头,滤镜厂商再次为之疯狂,显然150mm的滤镜再也没有办法满足11-24这枚大灯泡,170mm 180mm 186mm不断地刷新滤镜尺寸的记录。
当11-24这枚镜头刚出来的时候1w9千元的价格让很多人望而却步,但是11mm宽广而独特的冲力力的视角深深的吸引了我,于是我在这枚镜头刚出来的时候就高价购入,但是买了镜头后发现没有滤镜支持这枚镜头,这就很尴尬了,尤其拍海怎么也要有个ND啊。这时候KASE卡色滤镜率先推出了170mm的11-24滤镜系统救了这个急。
使我在第一时间拥有11-24这枚镜头的滤镜系统,以上作为均使用kase 170mm滤镜拍摄。
随后,美国fotodiox公司推出186mm的fotodiox系统,扣在镜头前面,就像个大脸盆,原本可以装1机三镜+一套滤镜系统的的摄影包,现在只能装一机一镜加一套滤镜系统,如果想追求11mm无可替代的宽广视角,极致画质和轻量化的矛盾就亟待解决,我开始寻求新的灯泡镜头轻量化的滤镜系统解决方案。
186mm的fotodiox大脸盘
有一天无意看到了一条消息,香港OWL众筹sony微单后置滤镜接环,通过52mm可更换的圆形后置ND,CPL滤镜实现sony微单的低成本和便携滤镜解决方案。
OWL对于尼康镜头转接SONY还不错,因为尼康G头不是电磁光圈,就算没有电子触点,也可以通过OWL的光圈调节拨杆手动调整光圈大小,虽然尼康口OWL没有电子触点,不能自动对焦,但风光摄影超广角手动对焦有充足的时间,也毫无压力;OWL接环佳能口就尴尬了,由于佳能镜头是电磁光圈,没有电子触点改变不了光圈大小,只能用最大光圈,这对于风光摄影来讲显然是不行的,是个半成品,我所期望的产品显然是可以实现自动对焦,电子改变光圈,而且后置滤镜的这么一款完美的接环产品。
补充:其实佳能口的OWL后置滤镜接环可以通过metabones接环设置好光圈,B门热插拔镜头来锁定光圈,再接到OWL接环上,实现光圈可调。但是这样非常麻烦,而且热插拔镜头对镜头和机身都有伤害,这里也不推荐大家这样做。
重点来了2017年初,Kipon推出了这么一款后置可变ND自动对焦的接环,可变ND减光从1.5档~7档可调,这也许就是我期待已久的解决灯泡镜头轻量化的产品。
可变ND的抽屉式设计,安装非常方便,不用ND的时候可以更换成带UV的抽屉,支持可更换的37mm圆口滤镜,设计的也非常灵活 。Kipon在日常拍摄的时候也要后置UV,因为要保证接环的后截距,否则无穷远不能合焦。如果想自定义滤镜,也要保证滤镜的玻璃厚度在2mm,这样才能保证后截距不变。
可以通过抽屉上的拨轮来实现1.5档~7档的减光效果
那么接下来就用一组比测方案来试验下Kipon自动对焦后置可变ND接环的性能到底如何?请看以下我为大家带来的评测。
各种转接环及其滤镜抽屉
比测方案
1锐度评测 机身 sony A7r2 镜头 佳能11-24
可变ND的原理是两片CPL叠加,通过改变偏振角来减光,可变ND被业内所诟病从来就不是秘密(一起吹嘘可变ND好的广告都是吹牛逼)。可变ND的十字线问题还有画质锐度衰减等问题(两片CPL叠加锐度不衰减才怪),而且相当于后置两片CPL,带来相差更是巨大,接下来我就通过一组和Metabones 4接环的比测方案来看看Kipon后置可变ND自动对焦接环的可变ND对于画质到底有没有影响。
kipon可变ND1.5档中心锐度
kipon可变ND1.5档边缘锐度
kipon可变ND7档中心锐度
kipon可变ND7档边缘锐度
kipon UV中心锐度
kipon UV边缘锐度
Metabones 中心锐度
Metabones 边缘锐度
结论:无论是中心锐度还是边缘锐度,没有加任何滤镜的Metaboes 4接环都是非常的清晰。虽然metabone 4边缘锐度也不如自身的中心锐度,但是这个是11-24这枚镜头本身的素质决定的。而对于大家关心的Kipon接环,中心锐度在用后置的UV的时候,锐度衰减不大,可变ND对于画质锐度的衰减是显而易见的,尤其是边缘锐度,虚的厉害,这里也有边缘相差被放大的因素,导致锐度的进一步衰减。无论是中心锐度还是边缘锐度:
Metabones4 > Kipon UV >Kipon ND1.5>Kipon ND7
2偏色评测 机身 sony A7r2 镜头 佳能11-24
Kipon Nd1.5档
Kipon Nd7
Kipon Uv
Metabones 4
结论:Kipon可变ND各个档位都没有明显的偏色现象,但是可以看出可变ND测试中发现测试片受光不均匀,图片的左下和右上都有明显的暗角,1.5档的情况轻微受光不均匀,到了7档不均匀现象进一步扩大和恶化,这也是可变ND的一个弊端。
3对焦速度评测 机身 sony A7r2 镜头 sigma 35 art
由于目前公众号只可以上传2M以下GI画质压缩的厉害
Kipon UV对焦测试
Metabones 4对焦速度
结论:为什么使用A7r2测评呢?也是因为A7R2是相位对焦要强于A7R的反差峰值对焦,A7r的对焦也是被大家所诟病,对焦慢,拉风箱等,A7R2的对焦也有了相当大的进步。无论是后置UV的Kipon接环还是Metabones 4的对焦速度都是相当的果断,没有任何犹豫,拉风箱的现象。
4对焦精准度评测 机身 sony A7r2 镜头 sigma 35 art
Kipon UV对焦 对焦精度
Metabones 4 对焦精度
结论:Kipon 在后置UV镜片的状态下与Meaboes4 对焦精准度基本一致,都是非常精准的。
5横评思路扩展 SONY A7R2 机身 尼康 14-24镜头
通过以上测试,可以发现虽然Kipon自动对焦后置可变ND的对焦系统是没有问题的,问题出现在可变ND对于画质的影响上,那么把可变ND换成常规的ND或者CPL是不是可以减轻对画质的影响呢?那么我们来做进一步的测试。
虽然Kipon提供了可更换ND或者CPL的接口方案,但是可更换的ND必须是2mm厚度玻璃的37mm口径的圆形滤镜,这个口径的滤镜在市面上几乎没有销售。为了做测试,之前提到的OWL后置ND接环采用了单片的后置52mm圆形滤镜,使用尼康口的转接环,可以调节光圈大小,对比Jarry尼康口普通接环与OWL尼康口后置52mm CPL ND8 ND64 ND1000对画质的影响到底有多,请看接下来的评测内容。
Jarry接环中心锐度
Jarry接环边缘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OWL CPL中心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OWL CPL边缘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B+W ND8中心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B+W ND8边缘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hoya ND64中心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hoya ND64边缘锐度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hoya ND1000中心锐度
(请忽略长曝光带来的热噪点)
OWL尼康口 接环后置hoya ND1000边缘锐度
(请忽略长曝光带来的热噪点)
结论:从上面的对比片我们可以看出即使后置单片使用ND1000或者CPL滤镜的OWL接环都和Jarry没有后置滤镜的效果相当,只有轻微的边缘锐度衰减,因此后置滤镜的轻量化解决方案是行的通的,但是不要用可变ND这种极端伤画质的滤镜,使用单片的ND或者CPL是没有问题的。
附图:工作现场照
本文结论:Kipon自动对焦后置ND方案解决灯泡镜头的滤镜轻量化方案是可行的,但是需要进一步改善,把可变ND,变为固定ND或者CPL抽屉,来减少对画质的影响,并且后置滤镜抽屉轻便灵活而且降低滤镜成本。
是不是后置滤镜解决方案没有缺点呢?其实后置滤镜解决方案的缺点就是增大了相差,对于镜头的慧差和色散进一步的放大和恶化,这种对于边缘画质的影响到底有多大?与前置滤镜的差距到底有多大?需要进一步的试验和探索。
后记:由于Kipon的缺点在于使用了可变ND,但是提供了开放性选择后置原口滤镜的解决办法,问题是37mm的滤镜在市面上特别难买,于是我在Kipon购买了3个带UV的抽屉,邮寄到Kase滤镜厂,拆掉UV玻璃,更换为其他滤镜,定制ND16和ND1000。可变ND本身是两块CPL叠加,拆掉可变ND其中一块CPL,变成一块可以外置拨轮调整偏振角度的CPL。
图虫,Lofter,微博,知乎 ID:Joyous周游
极影AdventureX
极限挑战
极致影像
极客分享